如果中国民谣要在这个世纪找几个节点,2016无法回避。
在过去这一年,本以为沉寂到似乎不再会爆发的大陆乐坛突然有了自己的标签——有别于港台音乐的卿卿我我,大陆民谣因它接地气的特点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
赵雷把《成都》唱成主旋律,李健一夜成为国民偶像,陈粒演变成一种符号被文艺青年们佩戴在胸前……
在一片颓势的华语乐坛,还好有民谣还在顽强跳动。
当然,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李志——今年跨年演唱会的门票又一次遭遇疯抢。然而2017年,音乐个体户李志却宣告了自己新的野望——带着自己的民间演艺团体,用12年的时间演遍中国的334个地级市。
这个计划,被命名为《叁叄肆》。
“叁叁肆”发布会上,李志说了这个计划里最朴素的两个目的,“合理地割韭菜”和“普及现场音乐”。
前者好说,后者简直是一个庞大到可怕的命题。
从2月到4月,“叁叁肆”在安徽省完成了14个城市的演出。不过按这个效率普及现场音乐,那普及到全国每个角落不得把李志本人累死。
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李志团队迸发了一个新的灵感——做一组纪录片,叫作《我们的叁叁肆》。
334个城市的巡演,可想而知这一路将充斥无数个故事,或是事故。如果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也许巡演会是有趣的,慌张的,严肃的,疲劳的,郁闷的,无奈的,开心的,缺憾的,失误的,即兴的,倒霉的……
这些多彩的部分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巡演。如果可以一一呈现出来,自然让更多人了解到,一个民间演艺团,一个独立音乐人和他的巡演队伍,在中国从事着这么一份不太常规的工作。他们每天兵来将挡,打怪升级,并乐此不疲。
于是,李志的团队想到了一个点子。像电视真人秀那样,由一个拍摄团队完全跟着“叁叁肆”,一路上把碰到的故事剪辑出来,每段时间(比如每周或每两周)更新一期。既有公路片的气质,又像真人秀那样好看。能行吗?
可行。但肯定不容易达到好的效果。
他们向一些电视从业者了解了真人秀的制作预算。让人咋舌。行不通。
然而面试了7个拍摄团队。却都没做过这样一个披着纪录片外皮的巡演真人节目,都表示很感兴趣,但也都没有把握。
跟音乐行业的同行们讨教。也没人有很确定的经验可以传授。
尽管如此,李志还是决定做一个试验。发布会上都说了【叁叁肆】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做迭代。没有前人做过不要紧,可以试错,改进,再试验。所以,首先就是找人和找钱。
《我们的叁叁肆》第一季找了3个互相不认识的拍摄团队。他们互相错开,分别跟了“叁叁肆”巡演队伍一周的时间,然后各自开始剪辑。
虾米音乐决定赞助这个节目。并且一起来推广。
目前,这部纪录片已经初见雏形。
对李志的歌迷来说,对众多对音乐感兴趣的人而言,一生鲜有机会参与到一个全国巡演的幕后和运营。而李志和一群小伙伴儿们将这部分拆解开,满足了所有人对幕后的好奇心。所以【我们的叁叁肆】可以被看做独立音乐行业的一个试验。第一季不求周全,但求有趣就好。
之后剪辑结束,会开始逐步推出试验片。它们长短不一,风格各异。播出的平台会包括但不限于——今日头条、优酷、虾米、腾讯、碎乐、秒拍等等。
简直严肃活泼认真破天荒……
最后再说几个事:
不仅有纪录片,叁叄肆还在一路更新@叁叁肆计划 的微博。都是花絮,还蛮好玩的。
知乎上有一个“李志工作室”的机构号,迟斌每天都会看提问。遇到有质量的问题,会挑选回答。
今年“叁叁肆”还在继续。7、8月份,演出会到达陕西、宁夏的所有地级市。
或许这就是音乐的本质,一直在路上,只需要有人不停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