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上映成绩亮眼,余华式乡土幽默获笑声无数

2021-09-20 23:07:12

9月19日,贾樟柯导演的最新作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正式全国上映,当即成为中秋档新片中上座率第一的影片,并在同日上映新片中场均人次位列第一。

上映当日,影片于海边社区阿那亚先后举办主题论坛“海水是如何变蓝的?——从文学到电影”和特别放映活动“一直游到阿那亚”,导演贾樟柯,片中人物、作家梁鸿,片中人物王亦梁,艺术顾问欧阳江河等影片主创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学者、翻译家、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亮相阿那亚,与观众分享交流,碰撞出更多关于电影、文学、历史、人文的独特思考。

与此同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继续于南京进行“云路演”放映,苏童、叶兆言、朱辉等众多知名作家现身观影。此前,电影已分别于北京、郑州、西安、武汉、深圳等多个城市开展首映活动,不仅得到了王蒙、李洱、徐则臣、张清华、谢有顺、洁尘、班宇、程永新、翟永明的高度评价,同时,还获得了来自90后、00后年轻观众称赞。

“记忆和经历应该对年轻人开放”

在海边社区阿那亚观看《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片名与环境的碰撞使观众获得了一次独特而难忘的观影体验。贾平凹的故事使观众陷入深思,余华风趣幽默的“脱口秀”式讲述令全场数次响起大笑声与掌声,而梁鸿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则让众多观众深受感动、潸然泪下。

映后,贾樟柯、梁鸿、欧阳江河与王亦梁面对观众,讲述了他们心中“海水变蓝”的故事。梁鸿对影片的阐释让不少在场观众深受启发。她认为,这部电影通过作家群体,揭开了每一个人的身世之谜:“我觉得这‘身世之谜’不单单是我个人的,或者说是一个作家的,它其实是‌‌我们整个时代中普通人的身世之谜。”

影片中最后一个登场的人物、梁鸿的儿子王亦梁令很多观众印象深刻,贾樟柯曾表示,王亦梁对自己家庭历史的兴趣和迷惑,“让自己有机会走进下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时隔两年,16岁的王亦梁于阿那亚惊喜亮相,现场向观众阐释自己再次观看影片的感受,“每个人观看时的焦点不一样,让影片呈现出多义性,这正好体现了电影的意义。”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四位作家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的个人讲述为线索,分为吃饭、饥饿、恋爱等18个章节,将70余年来的国人心事与中国往事娓娓道来。不少现场年轻观众表达了对影片的喜爱,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父辈的成长,以及自己更久远的来路。“我觉得记忆和经历应该对年轻人开放。”贾樟柯导演在现场回应,“‌人类最大的问题是情感问题,用艺术的方法介入历史讲述,可以呈现个体在历史中付出的情感代价、经历的情感波动。我觉得这是历史学家讲述历史和艺术家讲述历史不一样的地方。”

海边精彩探讨“海水如何变蓝”

放映之外,贾樟柯携梁鸿、欧阳江河两位主创,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学者、翻译家、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参与主题论坛,从文学和电影的维度,就“海水是如何变蓝的”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而丰富的讨论。论坛交流期间,贾樟柯导演的影迷送上画作表白,称“从《小武》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直非常喜欢贾导,今天看完这部电影感受非常棒,影片的真情实感很打动人。”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四位作家的记忆作为情感索引,引观众走进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为一个作家,邱华栋对影片中三位同行的讲述深有感触,“三位作家作为电影的主角出现在银幕上,有很多细节打动了我。”董强则从国际化角度分析了电影中真实的力量。“贾樟柯的电影是给我们中国人拍的。”他说,“影片里对农村生活的真实表现,以及每一位作家对自己踏上创作过程的讲述,都是近年来最能感动我的。”他还表示,“‌‌非虚构不是简单地去记录,非虚构是真正的艺术创作手段。‌‌我认为这种探索是对电影注入一种生命力的新手段。”

梁鸿向现场观众坦言,“贾导的凝视之感让人有一种敞开心扉的愿望。”她表示,对于我们来说,这部电影可能是要游回最初的一个浑浊的地方,“‌‌浑浊里面可能包含痛苦、包含了泥沙,但同时也包含了很多营养。黑暗会滋养你,痛苦也会滋养你,黑暗和痛苦都可能是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某一种新的力量。‌”影片艺术顾问欧阳江河则总结,“无论你怎么‌‌认识电影和文学,如果想要与我们的真实人生、与自我发生关系,‌‌你都得下水去游。”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由山西西河星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信麒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无限自在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出品,十点(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厦门大家影业有限公司、爱奇艺影业(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阿那亚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影片目前正在全国热映中。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特别放映

糊糊糊
糊糊糊
表态
  • 个喜欢

  • 个香蕉皮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