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自由的江陵,古往今来的荆州

2020-03-23 21:02:20

1

如今的湖北荆州市,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江陵。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熊赀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国之都正式定在郢,今天的湖北荆州市纪南城。虽然郢作为国都的地位是楚文王确定的,但事实上早在十年前其父楚文王在位时,自丹阳徙来江陵的迁都就已完成。

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所以楚文王即位时已经是中年人了。楚武王的哥哥楚厉王传说中曾经砍掉了一个叫卞和的人的左脚,因为他献上一块石头硬说里面是玉;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来献石头,这次被砍掉了右脚。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在荆山下哭到两眼流血,最终才使楚文王令人剖开石头,得到了四百年后秦王欲以十五座城池交换的和氏璧。而卞和一心献宝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一颗效忠楚国的心吧。

但此时的楚国,其实国力并不强、疆域也不广,颇不受中原诸国的待见。公元前613年,年轻的楚庄王熊旅即位,即位后三年不理政事。大臣伍举以隐言进谏,说楚国有一大鸟,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样的鸟?左拥郑姬右抱越女的楚庄王回答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

之后楚庄王任用孙叔敖等名臣,修文偃武励精图治,果然一鸣惊人。公元606年借讨伐戎狄之便,一直打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阳陈兵洛水之上,顺便向前来慰劳的周使王孙满询问了一下周鼎的大小轻重,移鼎于郢都的野心昭然若揭,也给后世再留下一个“问鼎中原”的成语。

春秋诸强中,倒属楚庄王称霸时的楚国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但不怕外敌入侵,就怕祸起萧墙。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杀死了伍举的儿子伍奢和其子伍尚,伍尚的弟弟伍子胥不得已逃往吴国。十七年后,伍子胥和兵圣孙武一起率吴军攻破楚国郢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以泄愤。此役之后,楚国再也无力恢复到楚庄王时的巅峰期。

国力衰弱,难免受制于强邻。公元前304年,反对楚怀王与秦国媾和的大夫屈原被放逐出郢都。虽然之后被召回,但因为楚顷襄王即位后屈原仍然忤逆上意,再一次被放逐。无力回天的屈原,无奈写下《哀郢》一诗: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国首都从此迁至河南淮阳。伟大的诗句是伟大都城的挽歌,绝望的屈原自沉于汨罗江,而胜利者白起将郢都改名为江陵。

2

荆州之名,来自《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作为最古的九州之一,汉代的荆州范围包含如今河南省的一部分及湖北湖南全境。东汉汉献帝时,荆州牧刘表为避黄巾军骚扰,将州治所在地由如今的湖南汉寿迁到了如今的湖北襄阳。

此时官渡之战的赢家曹操平定北方,训练水军,南下直奔荆州和孙吴而来。刘表的继任者儿子刘琮不敢应战,将荆州拱手送给曹操。踌躇满志的曹操给孙权写信,也期待孙权如刘琮一般不战而降: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虽然曹操兵不血刃占了襄阳,但赤壁一战大败而归,荆州地盘最终被曹、刘、孙三家瓜分完毕,荆州七郡曹操只守住了南阳郡,并将其一分为三:南阳郡、襄阳郡和南乡郡。自此荆襄七郡才变了荆襄九郡。

南郡是周瑜打下的,但周瑜病故之后,孙权听从鲁肃建议将南郡借给刘备,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刘备借荆州”——其实借的只是南郡。借南郡一年前,48岁的刘备还娶了孙权的年轻妹妹为妻,成婚地在今天的荆州石首。而长沙、武陵、桂阳和零陵四郡也都在刘备控制下,孙权只得了江夏郡。

但婚姻不过是政治交易的附庸。刘备西进巴蜀以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将自己控制的荆州土地留给驻扎在江陵的关羽。公元215年,刘备答应将零陵、长沙和桂阳还给孙权,但孙权派出接收的太守却被关羽一一驱逐,孙权由此大怒。孙刘联盟的裂痕,这时起即以无法弥补。

即便如此,面对共同的强敌曹操,两家也还是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长沙、江夏、桂阳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属于刘备。但郡治在江陵的南郡,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却仍然被关羽牢牢控制,东吴当然坐如针毡。

四年后,关羽率军北上攻曹,在著名的樊城之战中杀庞德擒于禁,一时逼得曹操都想迁都避其锋芒。此时司马懿等人劝曹操说动孙权背后攻击关羽,而久蓄此心的孙权当然也没有让曹操失望。很快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攻下江陵,而关羽军士的家属全在江陵,因此渐渐离心溃散。公元220年初,走麦城的关羽最终被擒处斩。刘备借而不还的那些荆州土地,就这样被孙权用武力夺了回来。

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在率军离开江陵北上时曾经做过一梦:猪在啃自己的脚。他心知不祥,于是对儿子关平说:“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关羽就此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水淹七军,又很快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却最终成为了名垂千年的武圣。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今的荆州城中,还有一座重达1200吨的世界最大关公铜像。但正如他预料的那样:他果然回不到江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公元389年,东晋江陵刺史王忱治荆州,从此不再迁徙治所,于是江陵由此又称荆州城。

3

东晋是权臣士族当道的时代。权臣桓温长期盘踞荆州,将其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着意打造。这个说出“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当世豪强,却一心在江汉地区施行德政,不想以严刑峻法慑服百姓。《世说新语·政事》记载,官吏受杖刑时,木棒只是从官服上擦过而已。桓温的儿子桓式讥讽说木棒举起时拂过云彩,落下时掠过地面。不以为忤的桓温还回答,“我还担心这已经打得厉害了呢。”

桓温死后,其子桓玄完成了他代晋称帝的心愿。公元403年,桓玄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退位,并挟持其离开建康回到江陵。只是称帝的桓玄很快被杀,晋安帝得以在江陵复位。到再次被废时,江陵作为晋安帝的国都前后约有两年。

乱世时称帝总是特别多。公元500年,荆州刺史萧宝荣在属下萧衍的支持下起兵,次年三月即帝位,史称齐和帝。但手握兵权的萧衍在平定建康之后,很快把萧宝荣从齐朝君王的位置上踢了下去。江陵作为齐和帝的首都也仅有两年,取齐而代之的梁武帝萧衍,还是觉得建康作为都城更适合。

位处长江腹心的荆州实在太重要,所以萧衍封自己的第七子萧绎为荆州刺史。萧绎的正妻名叫徐昭佩,姿色平平,所以萧绎对她完全没有兴趣。而萧绎的随从暨季江长得漂亮,徐昭佩又半引诱半强迫暨季江与她私通,暨季江感叹说:“柏直的狗虽老仍能狩猎,萧溧阳的马虽老仍能驰骋,徐娘虽老仍尚多情。”这便是“徐娘半老”的由来。

徐昭佩嫉妒心强,萧绎的妻妾只要一有身孕,往往动刀杀死。忍无可忍的萧绎最终于公元549年逼其自杀,并以普通百姓的待遇埋在江陵的瓦官寺。三年后萧绎平定侯景之乱,于是在江陵称帝,史称梁元帝。只是又仅仅两年,就被北方的西魏军队攻打围城。

虽然在位不到三年,但萧绎在江陵实际经营三十余年,不但修建了皇宫湘东苑,还修建了当时规模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东阁竹殿,藏书十四万卷。一生手不释卷的萧绎,却在城破前将十四万卷书全部焚毁,理由是“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江陵焚书的火光,一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令人哀痛的浩劫。

萧绎被自己的侄子萧詧用土袋闷死,至死也不明白“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真理。而江陵的阖城老幼,史载都“被虏入关”。江陵城的内外,尽是一片哭声。

虽然城市凋零、无书无民,萧詧还是紧接着就在江陵称帝,史称后梁。这次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三十三年后才举城降陈,而陈两年后就被隋文帝杨坚灭掉,从此统一中国。

但萧家总是念念不忘江陵。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的同年,后梁宣帝曾孙萧铣也起兵反隋,在江陵称帝。但仅仅四年,就被李靖率领的唐军围城。萧铣自知无幸,告祭太庙后自己前往唐营认罪,说应死者只我一人,请勿杀戮百姓。后来在长安因面对李渊昂然不屈,被恼羞成怒的李渊处斩。萧氏一族百余年来对江陵的经营,从此曲终人散。

4

唐朝是诗人的朝代,江陵也因诗人而名垂千古。公元759年,被流放夜郎的李白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令,惊喜之余赋诗“千里江陵一日还” ,所以这首《早发白帝城》的别名又称《下江陵》。

将近半个世纪之后,时任江陵府法曹参军的韩愈,与功曹参军张署常有往来。公元806年二月的一个晚上,韩愈去江陵城西看李花,张署因病未能同游,韩愈归来就写《李花赠张十一署》以赠:“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流水的官吏,不变的江陵。四年后诗人元稹因得罪权贵而被贬江陵士曹参军,他在江陵写《遣兴》,“一到江陵郡,三年去成尘”。苦闷归苦闷,倒也没有忘了好友白居易,为他写《和乐天示杨琼》,介绍江陵美女:“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杜甫写江陵,苏轼也写江陵,但唐宋数百年,江陵自己却不出诗人。到了明朝,先是出了一个内阁首辅杨溥,然后又出了一个权势威望远超杨溥的丞相:张居正。

1525年,张居正出生在江陵,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他十九岁中举、二十三岁中进士,年轻轻轻就与内阁重臣徐阶共事,仕途一片光明。但此时朝中正是权臣严嵩当道,张居正只能韬光养晦。二十五岁他因病告假回乡,在江陵游山玩水的同时细察民情,于《荆州府题名记》中感叹:“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嘉靖、隆庆、万历,严嵩、徐阶、高拱……宦海多年之后,四十七岁的张居正成为了内阁首辅。他大权在握便独断专行,一力推行改革,当国仅仅十年,却为万历及其继任者留下了可供再折腾半世纪的大明家底。但当他于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这项继唐代两税法之后堪称最重大的田赋制度改革时,他自己的寿命也只剩下一年。

张居正死后葬在江陵,但仅仅离世四天,万历就开始清除起张居正的势力来。张居正的家人或饿死或流放,自己也险遭开棺鞭尸。走出江陵容易,但回到江陵安息,却是难上加难。

张居正之后,江陵再也没有出现如此级别的政治家,倒是以文学流派而著名。江陵公安县的袁宏道也是二十四岁就中了进士,但却没有张居正那样的好官运,他花在吟诗饮酒上的时间,也比花在钻营腾达上的时间多得多。

袁宏道后来只作了一年县令就托故辞职,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一起反对复古,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也成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金瓶梅》刚一问世,袁宏道即大为激赏,“伏枕略观,云霞满纸”。

袁宏道最终死在沙市,如今的荆州市沙市区。沙市在清末《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埠,现在是荆州市政府的所在地。清朝顺治年间修建的荆州城墙,如今是与西安南京并称的中国现存七大古城墙之一。

在城墙上抬头仰望,楚国的太阳、南朝的天空、唐宋的云彩、明清的月亮历历在目。古往今来无数俊彦来去江陵,如长江水无时暂停。而现在的荆州,也正在等待来去自由的一天。

往事千年

c70
c70
表态
  • 个喜欢

  • 个香蕉皮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