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牧师宋嘉澍和倪桂珍生了6个孩子,最小的孩子最先离世。
1969年,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广东银行董事长宋子安,在赴香港出差时因脑溢血突然离世,年仅63岁。宋子安有两个哥哥宋子文和宋子良,还有三个姐姐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
宋子安10岁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比他年长9岁的宋美龄,像母亲一样担负着照顾他的责任。宋美龄对宋子安很严厉,会因为教训他而把棍子都打断;但同时也很关爱,出去社交经常会把宋子安带在身边。没有宋美龄的教导,宋子安就考不上名校圣约翰中学,更不用提后来进入哈佛。
宋子安一生远离政治,对于宋美龄而言,是一个让人感觉温暖的、安分守己的小弟弟。当这个她看着长大的、最爱的弟弟突然逝世时,她含泪从台湾飞到旧金山,同姐姐宋霭龄一起参加了他的葬礼。
宋子安是宋美龄除父母之外,生命中送走的第一个重要的人。她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还将送走更多的亲人。这一年她73岁,似乎自己也已到了去日无多的光景。
2
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虽然是哈佛和哥伦比亚的经济学硕士博士,后来更成为数十年间中国经济的掌舵人,但与她丈夫蒋介石的关系一辈子都不好。蒋介石去台湾之后,宋子文定居美国。他在曼哈顿置下一所高级公寓,平时最爱的活动,是一个人在中央公园里散步。
1971年春,宋子文偕夫人前往旧金山访亲会友。4月23日,在老友的招待晚宴上,兴致正高的宋子文突然停止了说话。他睁大双眼,面露惊恐地站起来,然后一下扑倒在地。77岁的他跟宋子安一样,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辞世,没有留下一句遗言。尸检显示,凶手是堵在气管里的一小块鸡骨。
宋子文的离世,在亲族的眼中是噩耗,在政治人士的眼中却是契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正致力于推进中美外交解冻,他想借此促成宋氏三姐妹二十多年来的首次重聚。唁电发往北京后,美国方面很快得到回复:宋庆龄副主席将赴美参加其弟葬礼。而此时宋霭龄在美国,宋美龄在台湾。
此时宋美龄赴美的专机已经飞到了夏威夷,在休息准备再次起飞的时候,宋美龄接到了蒋介石的急电。此时宋美龄才知道:宋庆龄也将参加葬礼。
但宋庆龄最终没有成行。美国接到通知:由于包租不到专机,宋庆龄无法赴美。滞留在夏威夷的宋美龄与蒋介石商议之后,最终也折返回台湾。而由于宋子文与宋霭龄丈夫孔祥熙生前的重重矛盾,最终宋氏三姐妹一个也未出现在宋子文的葬礼上。
如果这次的“葬礼外交”成功,中美外交史可能会被改写。尼克松后来感慨:“我始终无法理解你们。”
3
年长3岁的哥哥宋子文离世后,仅仅过了两年,宋美龄接到了姐姐宋霭龄逝世的消息。宋霭龄是宋家六个孩子里最年长的一个,两个妹妹宋庆龄和宋美龄的婚姻,几乎都由她一手促成。
宋霭龄在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时,就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促成了孙中山与宋庆龄差距达27岁的事实婚姻。而在蒋介石全力追逐宋美龄、遭遇宋庆龄和宋子文等强烈抗议时,又是宋霭龄极力促成了两人的结合。宋霭龄是藏在幕后的、宋家真正的操盘手。
宋霭龄的目标很明确:自己与孔祥熙的结合,促成了上海宋家财阀与山西北方财阀的联姻;宋庆龄和孙中山的结合,让宋家与中国的政权挂钩;而宋美龄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北伐军总指挥、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结合,将完成宋家与中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完全合体的最后一块拼图。
宋霭龄1947年即移往美国定居,是最早离开大陆的一批人,她不同寻常的眼光究竟看到了多远?她平日深居简出,但蒋家、孔家和宋家发生内部摩擦时,只有她能够出面解决。她的一举一动,连蒋介石也要忌讳三分。当她因癌症去世时,《纽约时报》写道:
“这个世界上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掠夺成性的居民昨天在一片缄默的气氛中辞世了。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送走影响她一生的宋霭龄之后,77岁的宋美龄举目四望,兄弟姐妹只剩下二姐宋庆龄和弟弟宋子良了。
4
但宋美龄送走的下一个亲人不姓宋而姓蒋,蒋介石的蒋。
虽然有过多种传闻,彼此的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但宋家的荣耀,很大程度上是蒋介石带来的。没有他这个“总统”,也就没有万众瞩目的“第一夫人”。蒋介石和宋美龄之间,既有政治婚姻的成份,也未必没有寻常夫妻的真情实感。即便两人之间,终生没有一儿半女。
1975年4月5日深夜,全台湾雷电交加,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人物蒋介石在88岁上去世。四十岁那一年,他在上海迎娶宋家三小姐宋美龄,那场轰动无比的世纪婚礼,后来几乎再也无人能复制。四十八年的婚姻,在宋美龄78岁这一年划上了句号。
蒋介石死后的那些日子,宋美龄的生活状况仍然和以往差不多。在出席完蒋介石的葬礼后不到半年,宋美龄就去了美国长住。她与继子蒋经国之间长期面和心不和的微妙关系,既关系亲情但更多地又牵扯到权力。她留在台湾,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负担。
宋美龄去了美国之后,一开始住在纽约长岛的大宅。后来搬到了曼哈顿上东区的一栋十五层公寓,附近街道的邻居有洛克菲勒家族、罗斯福家族和肯尼迪家族。
从外观上看,公寓简朴陈旧、普通寻常。但当厨房里炒菜产生的油烟引发住户投诉、从而导致卫生人员上门后,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卫生人员惊异地发现:
这家……连厨房里都贴着金叶子。
5
宋美龄和宋庆龄之间,本来应该毫无隔阂,但因为蒋介石的原因,最终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
1949年5月19日,宋美龄和宋子良在美国写信给宋庆龄,“最近,我们都经常想起你……如果我们在这儿能为你做些什么的话——只要我们能办到,请告诉我们。”这是宋庆龄和宋美龄一生中,最后一次通信。
越到晚年,宋庆龄对宋美龄的思念就越强烈。她甚至在数十年里,多次筹划美龄归国相见的具体操作。但即便是1975年蒋介石去世、宋美龄赴美之后,宋庆龄终于还是没能看到这一天。许多人也在尽力帮助她们姐妹在日本或香港会面,但也终于未能实现。
1981年5月29日,88岁的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性国家元首在北京去世。次日,治丧委员会向纽约的宋美龄发出了邀请,希望她回大陆参加葬礼。
在此之前,在公开场合宋美龄对宋庆龄表现出的永远是无视,从不在任何场合提起宋庆龄这三个字,似乎此人从未存在。实在避不开的时候,也以“另一位家姊”含糊带过。这是作为“第一夫人”的宋美龄,公之于众的强硬姿态。
但在人看不见的背后,宋美龄对宋庆龄的感情,只有她们自己清楚。她的二楼睡房,柜子上摆着宋庆龄的照片。宋庆龄逝世的那几天里,宋美龄一直完全沉默、一言不发。后来偶然拿到一本宋庆龄的纪念画册,她一幅一幅认认真真看了两个多小时,一动不动,旁若无人。
在宋美龄1975年赴美之后,通讯早已不成为客观上的障碍。宋庆龄和宋美龄,宋氏三姐妹中剩下的两个人,有没有借友人的电话,隔着宽阔的太平洋私下里倾诉不为人知的别情?希望曾经有。
1940年在香港,三姐妹在长久的分离后,曾有一次六个星期的团聚。她们用上海话聊天开玩笑,一起回首往事、下厨做菜,彼此换穿衣服,快乐得好像三个普通的中国女生。
6
1987年,宋美龄过完90岁生日后两个月,弟弟宋子良在纽约去世。宋氏六姐弟,至此只剩宋美龄一人。
1988年,蒋经国去世。毕竟是名义上的母子,宋美龄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年后,蒋介石的长孙蒋孝文紧随着父亲蒋经国去世。又过了两年,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也去世。从蒋介石到蒋孝武,蒋氏自此一门四寡。
1994年,宋美龄回到台湾探视病危的外甥女孔令伟,这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回到中国。1995年,二战结束五十周年,98岁的宋美龄出席了美国国会为她举行的盛大致敬会。
1996年,宋美龄99岁了,她对陪在身边的宋子安儿子宋仲虎说:“你也晓得,我的姐姐走了,哥哥弟弟也走了。我不晓得为什么上帝还留我在人间。”宋仲虎陪了她一个星期,每天她都提起同一个问题。
1997年3月5日,百岁寿诞之后,宋美龄每天都会浏览相册。看着宋家的全家福,她对身边人说:“我的父母、大姐、二姐、哥哥及两个弟弟的形象,像天上飞驰的彗星,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他们一个个都到上帝那里去了。”
2001年,101岁的张学良在夏威夷去世。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有坊间传言:如果没有宋美龄的极力开脱,张学良早被恨他入骨的蒋氏父子处决。此时,104岁的宋美龄委托台湾妇联总会秘书长辜严倬云前往致悼,七十年的感情凝成花圈缎带上一句简单的言词:
“送张汉卿先生远行。蒋宋美龄敬挽。”
7
2003年10月24日,106岁的宋美龄在睡梦中无疾而终。作为二战中各参战国领袖及夫人中的最长寿者,她死后备极哀荣。
几乎没有人能像她那样,少年时看着中国二千多年的帝制崩塌、青年时看着人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中年时看着原子弹的蘑菇云冉冉腾起、老年时看着人类在月球上留下脚印、晚年还能听见几个街区之外的世贸中心双塔在飞机撞击下的巨响。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里,福贵的人生高开低走。他从养尊处优的地主,沦落到一无所有的贫民,一路目睹自己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相继死亡,最后只剩他一个人活着。
宋美龄跟福贵不同,她的人生一直都尊荣无比,她一直活在人类的顶层,虽然她也同样地一路送别自己的兄弟、姐妹、丈夫、朋友、子嗣和孙辈。当所有人都以为她早已不在人世的时候,她依然无声无息地活着,从十九世纪活到了二十一世纪。
宋美龄晚年不写回忆录,去世前也不交代后事、不立遗嘱。她死后葬在纽约芬克里夫墓园室内墓地,隔壁是她的大姐宋霭龄,墓园里还有她的兄弟宋子文、宋子良。据说她生前曾表示,如果有朝一日蒋介石灵柩回到大陆,她也愿回到上海宋氏墓地长伴父母身边。如今陪着宋嘉澍和倪桂珍长眠于地下的,只有宋庆龄。
宋美龄读了一辈子的圣经,经上说“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上帝是雨露均沾一视同仁的,可如今照在宋庆龄草地墓碑上的那一束阳光,却照不进万里之外深院之中、空旷寂静的宋美龄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