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得罪落榜生,看张居正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2016-07-06 21:12:21

高考哪是考考生!是考家长啊!

​眼下,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录取工作即将开始。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随着大学连年扩招,上大学已不是一个问题,问题仅在于所上的大学是否是自己心仪的那一所?当然,现实中确实还是有一部分考生因成绩所限或志愿填报问题,最终落榜。对于落榜生们而言,不妨了解一下张居正的故事。

作为和商鞅、王安石等人比肩的改革家,张居正被梁启超誉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熊十力则表示,“汉以后二千余年人物……毅然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任劳任怨,不疑不布,卒能扶危定倾,克成本原者,余考之前史,江陵(张居正系湖北江陵人,故又叫张江陵)一人而已。”不过,作为千古一相的张居正,却有落榜这一经历,而且是真正的“被落榜”。

明嘉庆十六年(公元1537年),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在武昌主持乡试。期间,年仅13岁,人称“江陵才子”的张居正呼声很高。在此之前,顾璘和张居正曾有过接触。第一次见面时,张居正就以不凡的谈吐,给顾璘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顾璘对张居正“许以国士,呼为小友”,也就是放下了巡抚和长辈的双重架子,与张居正结为“忘年交”。后来他又专门请张居正到家里作客,而且拿成人的礼节来对待。他还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指着张居正说:“这位就是荆州张秀才,以后他当了中枢大要,你可以去见他,他一定会顾念到你是老朋友的儿子的。”

虽然是所有考生中年龄最小的,张居正考卷却答得相当漂亮。然而正当考官准备将他录取时,却被顾璘阻止了。原来张居正在考试之前曾写了一首《题竹》:“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他把自己比为凤毛麟角,要就此直上青云。这一方面展现了一种自信与抱负,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了自负和高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顾璘也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相似的“神童”经历,使得顾璘对“伤仲永”一类的事情体察更深,顾璘一一说服朝廷派来监督招生工作的赵御史,副主考官、湖广按察俭事陈束等人,理由即是:“张居正不是一般的人才,将来一定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13岁就让他中举,这么早入了官场,将来不过是多一个官场上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文人,对国家其实是一种损失。不如趁他现在年龄小,给他一个挫折,让他多经历一些。”最终,“江陵才子”落榜、

三年后,16岁的张居正再次参加了乡试,并考中了举人。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市)督工。对此,顾璘很高兴,并告诉张居正:“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作为中材的说法罢了,当然你不是一个中材。上次耽误了你三年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是,我希望你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说完,解下了自己犀牛皮的腰带送给他,说:“你将来是要系玉带的,我的这一条配不上你,只能暂时委屈你了。”

张居正最后的确没有辜负顾璘一片苦心,日后正是他主持了整个明朝最重要的改革,成为国家的脊梁。清代的蔡岷瞻评价:“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确实,一次偶然的实利,并不能决定一生。只有从挫折中“雄起”,凤凰才能浴火重生。应该说,故事讲到这里,满满的都是正能量。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个故事,很多人只读了半截。

时间转瞬到了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这也是张居正当上首辅次年,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参加科举考试,主持考试的是张家老熟人吕调阳。首辅儿子参加考试,本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谁知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一位名叫海瑞的家伙,专门给吕调阳去信,对吕千叮咛万叮嘱,不能对张居正之子徇私。与此同时,海瑞还故意刺激张居正,称张大人定会公道自守,必定不会以公谋私。那一年,张敬修科考落榜,一怒之下,张居正竟下令停止这一次科考的“馆选”,最终使得当年中举的举子们失去了做官机会。另外,此事也导致张居正和海瑞交恶,终其一生,一代明相再没重用过大清官海瑞。

万历五年,张居正次子张嗣修科考。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居正命亲信张四维任主考,又在太后、皇帝的袒护下挤掉才子汤显祖,让张嗣修做了榜眼。万历八年,第三子张懋修参加科考,有传言称,张居正竟然“赤膊上阵”,亲自动笔、替代儿子做试卷,使之夺得“廷试第一”的状元,另外,此前落榜的大儿子张敬修也在这一年高中进士。一时间张氏“一门三进士”至此震惊天下。但民间有关张居正科举中舞弊的议论,则从未断绝。张居正去世后,张家被清算,其中,张居正利用权势为儿子在科举场上谋私利成为重要攻击点,南京刑科给事中阮子孝弹劾张居正三个儿子“滥登科第”。当时张居正第五子年纪尚幼,有人为此专门作诗讽刺:“状元榜眼姓俱张,未必文星照楚邦。若是相公坚不去,五官还做探花郎!”

据说张居正非常奢侈,出门所乘轿子要32个人来抬,内设一厨一卫

对于13岁时的“被落榜”,张居正曾在一封写给友人的书信中写到:“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意思说:我那时候年龄还小,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但是我内心知道顾璘大人是真正懂得我的人,即使以死相报也在所不惜,这种想法,我到现在还不敢忘记。

自己参加科考时,张居正能够正确面对,但轮到自己儿子参加考试时,张居正则乱了阵脚。这真应了那句话——高考哪是考考生!是考家长啊!

 

高考落榜生的能量可是很大的……

谈资有营养
谈资有营养
表态
  • 个喜欢

  • 个香蕉皮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