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逛 | 冲鸭,白云寺马上就到了!

2018-08-28 13:05:44

终于在制高点白云寺的一块介绍牌上看到
寺庙是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山顶
这破解了多年来
我对青城后山到底有多高的好奇

比起前山的庙宇道观
大量精华的人文景观
成都人偏爱后山
冬日赏雪,夏日避暑
更是随时都可以冲顶白云寺
找虐看看自己的脚劲

第43期
青城后山白云寺

34度的高温,整天空调吹着其实也并没有那么舒服,会耍的成都人又躲进青城后山的深山林子。如果周末恰好你有上山,上山唯一的双向单车道,你一定知道堵成了什么狗样。

大车小车塞得满满当当。坐大巴更惨,下午五六点,排队上车的乘客,一直从返程的上车点排到来程的下车点,大巴也塞在半途,不能及时往返。

着急下山赶快铁,五菱宏光40一位,比到映秀的面包车还贵一大半。足以见得,成都人近来是多么热爱往青城山跑。

山脚下的飞泉沟,五龙沟,不打算挑战山顶的人,拖家带口就在山泉汇集成的水凼凼中泡着。或者干脆泡在水中喝茶打麻将。看竹排那么新,应该是近来才新开发的游玩项目。

山泉水有如加入冰块一般冰冷,养生派的老年人充满智慧地嘀咕两句,“等下就晓得脚抽筋有好痛了。”完了又继续头也不回地往上爬。要是看到有coser趴在五龙沟的水中拍艺术照,不知道他们会说什么。

泉水在山间沿着既有通道磅礴地冲刷而下,声音隆隆,偶遇小崖巨石,泉水变成白花花的一片,顺势搅动周围的空气,水气充分融入,一阵凉风刮过,爽到迈不开腿。

每次我都是从飞泉沟上山,坐船过翠映湖,经过白云古寨再登顶白云寺。上下起伏,沿着山沟回旋,徒步上山,三个小时足以。

潮湿的山间冷风,纵使汗流浃背,其实也没那么难受。石桥,木亭,到处都是的炸洋芋烟熏排骨烤香肠和我无关,每一段的景色变化并没有那么丰富,我只想登顶。

骑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踏频”,每分钟保持固定的转动次数,这是一种舒服又高效的前进方式。在爬山中也同样适用,一步一个台阶,不快不慢,按照恒定的速度前进,也不会累来狂喘气。

除非是遇上遛狗、抱小孩的,不免打乱节奏要磨蹭一阵。也是佩服那些带娃爬山的家长,一母亲边下山边抱着熟睡的三岁小孩,巨大的负担,但丝毫不见她懈怠。

白云寺空地上,曾经大片的大丽花,好像规模缩小的不少。只在大殿前的石梯边稀稀拉拉开着几丛。更高的庙宇,几年过去还没修缮好。

20一个的金牌,30一把的锁,不知道要卖多少个才能凑齐修缮费。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白云寺山顶走20分钟就可以到达最近的公路,从这儿坐面包车到高铁站,70一人。

专门有人做着这个生意,“又便宜又节约时间”。好像是没讲错。

爬了很多次青城后山,我始终觉得“下上比上山容易”,刚好和老话相反。蹦蹦跳跳,自由落体一般,不用克服重力,危险的路段,附身低头,扶着栏杆铁链,也能平安无事。

从另外一侧下山,刚好也是3小时。回去看了一眼手环,一共走了38822步,感觉自己棒棒哒。

一年最多爬一次。

砰砰砰
砰砰砰
表态
  • 个喜欢

  • 个香蕉皮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