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为何又叫 “ 向日葵人种 ” ?

2018-05-15 13:09:15

四川有一首名震全国的山歌,名叫《 太阳出来喜洋洋 》,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首以 “ 庆祝出太阳 ” 为主题的山歌,歌词大意是:只要太阳出来,我这个人呀,就像开挂一样充满了力量,挑起扁担、拿起开山斧、爬上悬崖峭壁,怒怼豺狼豹虎。

歌词告诉我们,四川男人耳朵再耙,只要充上太阳能,也能变成 “ 不怕虎豹豺狼 ” 的纯爷们。

在上个世纪,这首歌常见于企业年会、学校文艺晚会,只要“ 太阳出来了哎~ ” 的音乐响起,上台的表演者立马会就像多动症一样,把舞台灯假设为太阳,对着它嬉皮笑脸、动次打次,欢脱得手舞足蹈。

这首歌已有60年历史,但到今天还没过气,因为它道出了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相:成都人嘛,给点阳光就会灿烂。

前段时间,一帮成都年轻人用当下最时髦的抖音,为《 太阳出来喜洋洋 》配上MV,精准还原了歌里那种“难以控制的狂喜”。

动物们交配的季节在春天,成都人社交时机在晴天。只要太阳高高挂,三圣乡的小院、府南河边的茶铺、就会突然冒出10倍于平时的成都人,而且没有一丝丝防备。

这帮人,一般会把钥匙扣在裤子上,脚放在桌子上,泡一杯盖碗茶,慵懒地躺着,向着圣光的方向,吸收来自宇宙的能量,集体进行一种名叫 “ 龙门阵 ” 的城市仪式。

三圣乡开农家乐的李嬢,每天都会用墨迹app看天气,通过“明天是晴是阴”,来判断“生意是赚是亏”,据说,这种农耕时代 “ 靠日度日,看天吃饭 ” 的预测方式效果奇佳,屡试不爽。

同时应用这种预测方式的,还有鹤鸣茶馆里掏耳朵李大爷、铁像寺水街卖钉钉糖张老三、龙泉山上卖枇杷的刘大妈,他们的逻辑是:只要有太阳,成都人就会外出,有外出,他们就有生意,他们都是那群被阳光普惠的男人女人们。

除了 “ 一出太阳就晒人 ” ,年轻的成都人喜欢 “ 一出太阳就晒图 ” 。年长的成都人,喜欢 “ 一出太阳就晒铺盖 ” ——只要有太阳,成都嬢嬢就能在自家屋顶上,用实际行动打破 “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成都晒不干棉被 ” 的魔咒。

龙湖的一个售楼小妹说,川渝地区卖得最好的房子,都是带阳台的那种,那是能让川渝人民高潮的一寸天地,不过重庆人喜欢阳台是为了看江,成都人喜欢阳台是为了观日。阳台和花园的大小,在成都意味着房价的高低。

渴望晴天的情绪,已经渗透到了成都人的基因里。5月1日周杰伦成都演唱会上,《 晴天 》歌声响起,现场的落雨骤然停止,所有人兴奋得高声大叫,声浪滔天,前排的粉丝更是狂热地跟唱,最终感动到泪流满面,这首歌的反响,比其他任何一首歌都强烈,周杰伦唱出了成都的痛。

▲ 周杰伦成都演唱会上的高潮:《晴天》

是的 ,越喜欢什么,说明越缺什么,成都人的爱日情结并非空穴来风,人教版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本上,有一道数十年未曾变过的经典题目: “ 四川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其原因是 A盆地地形 、B阴雨气候 、C多云天气 、D海拔较低,答案是ABCD全选。

这一答案在深居盆地的成都更甚,从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过去7年,成都2555多天的日子里,纯粹的大晴天只有99天。是的,蜀犬的确吠过日,赵雷也确实没骗人。

“  你知道,成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吃辣吗?用来弥补没太阳时的热量 ” 这是有人在奎星楼毛焦火辣店里收录的真实声音。

要知道,成都有两种专属天气,一种是 “ 满30度立减15度 ” 的阴天,另一种是 “ 限时秒杀 ” 的晴天。

▲ 图源新锐超级公众号 ——《令人作藕》

凛冬将至,成都人便会变得空前的欲求不满、骚动不安,会选择像候鸟一样,离开这座不想离开的城市,去川西、去西昌、去攀枝花、去三亚、去普吉、去那些圣光普照的地方。

当紫外线穿过墨镜与丝巾,触到皮肤的一刹那,成都人仿佛实现了重生,完成了普渡。最近成都人掀起的泰国曼谷、芭提雅买房潮,则被称作是继东北人占领三亚后,北半球历史上第二次 “ 阳光移民 ” 。

▲ 2017年12月,泰国 “ 万科 ” —— 世代房产售楼部迎来考察看房的成都看房团

去年3月,美国南加州大学人种学者丹尼·佛森把四川人、挪威人、冰岛人、丹麦人都归类为 “ 向日葵人种 ” 。这类人种特征是 “ 所在地区极度缺乏但极度喜爱阳光,阳光多寡,会影响其生理特征、精神取向甚至消费模式 ”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太阳光洒向地球,植物学叫光合作用,物理学叫太阳能发电,在人类学中叫 “ 向日葵人种 ” ,成都人就是最典型的那种。

不过,比起今天的成都人,更疯狂的是他们的祖先。前些时日,大概3000多年前,三星堆就出品了两大爆款文物 —— 太阳神鸟和商铜太阳形器,展示了古蜀先民对于太阳的强烈崇拜。那时的蜀王就是太阳的头号粉丝,自己取名 “ 开明 ” ,寓意太阳东升,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用太阳当昵称的男人。

▲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

考古学家发现,这个男人经常召集巫师,在神庙中进行 “ 太阳祭 ” ,祭祀上,巫师们要集体念咒语,为太阳唱一首忠诚的赞歌,内容是 “ 盘古开天 旭日为大、 蜀地子嗣 、诚惶诚恐 ” 之类的文言文,翻译过来就是“ 你是光,你是电,你是唯一的神话,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 ” 。

▲ 成都金沙太阳节,中国第一个太阳节,致敬古蜀人的太阳祭祀活动

成都古代的城市规划者,也是太阳的脑残粉。他们干了一件影响千年的大事 —— 最早一批建起的街道(北大街、南大街、浆洗街、太升路)等,不是像西安、洛阳一样是正北正南走向,而是 “ 斜 ” 的,具体角度是东偏南28.5°,原因是:东南28.5°为 “ 城市充分采光,看见完整太阳 ” 的最佳角度。

▲天文专业软件 stellarium 测速成都,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方位角是118.5°,如果把正东方向90°作为基准线,减去90°,太阳日出方向是东偏南28.5°,它决定成都内城的街道走向。

▲ 蜀都大道的日出场景之所以清晰,源于神奇的28°斜角

爱日爱光是成都人延续千年的心理症候群。也许,在古往今来的神话中,成都人最能理解的人是夸父,因为他和成都人一样,都是疯狂追日族,最不能理解的是后裔:为什么这个老几要射日,太阳不是越多越好吗?

太阳出来喜洋洋

Flora
Flora
表态
  • 2个喜欢

  • 0个香蕉皮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