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死于话多

2017-05-19 06:41:26

电影里有个梗叫“反派死于话多”,大干一场前都会喋喋不休讲个没完,结果被主角一枪over。黄磊拍了一部《麻烦家族》,谁想他自己成了电影外的反派,他越是喋喋不休,观众越是捂紧了耳朵。

《麻烦家族》,上映一周,票房不到三千万,豆瓣评分只有可怜的4.8,超过50%的观众给了这部电影2分以下的评分,还不敌映前被骂直男癌的《乘风破浪》。

为了让其他人深刻理解这部电影,黄磊在微博写了一篇6000字的长文,谈及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对电影人物的剖析,他说“希望把我对生活的感悟和经验表达给大家”。结果观众反感更凶,一部院线电影竟然还需要做这么多功课才看得懂?

他跟孟非合伙开的火锅店最近也被骂惨了,人均300算是火锅中的天价,服务态度菜品质量却还不如平价海底捞。大众点评只有三星,评论过半都是不满,四个人连荤菜都不敢点还吃了一千多,菜品里居然还吃出钢丝球……

孙莉快生第三胎,黄磊又被吃惯群众怀疑是直男癌,非要生个儿子出来才罢休

现在随手在豆瓣八组搜一下黄磊,出来的帖子全是清一色diss黄磊的,黄磊明明抄袭了还不道歉?黄磊说话为什么这么招人烦?黄磊是不是真的很缺钱?

就连上个奇葩说,黄磊也能招来厌恶。

就在一年前,同样是八组,大家还对黄磊的爱坚定不移,觉得他又会写歌又会做饭还能疼老婆带小孩,如果有不完美,那肯定是哪天做菜多放了盐。

结果不到一年,黄磊的人设似乎就全面坍塌了。他自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最好看就是人设坍塌,人设树立是不好看的,谁会盯着盖楼,只会盯着炸楼。”

黄磊的人生大概可以分割成两段截然不同的样子,发胖前的文艺青年,与发胖后的黄小厨。

文艺青年时期,黄磊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脸。那时候流行长头发,高晓松、老狼、还有黄磊都是长发,但只有黄磊最好看。

他出过三张专辑,《边走边唱》、《我想我是海》、《等等等等》,歌里有少年意气,有青春忧郁,干净透明如同一张阳光下反射的玻璃糖纸。

高晓松都说,那时跟黄磊一起吃饭,会忍不住一直看他的脸,筷子都会抖

黄磊的文艺,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人间四月天》里,他演徐志摩,就十分地像徐志摩。因为他不仅能揣摩徐志摩的形,更能理解徐志摩的神。高晓松说,他是长得帅的人里头最有文化的。

2003年,黄磊自导自演了一部电视剧《似水年华》,在豆瓣评分高达8.8分。那也是一部带有浓重个人色彩的作品,剧本是黄磊一个字一个字在纸上写出来,拢共20余万字。

后来黄磊还拍了《天一生水》、《夜半歌声》,反响也还不错,只是收视率都不怎么理想也不怎么赚钱,之后几年他淡出了,拍拍电视剧演演话剧,偶尔做个饭PO在网上,低调地圈了一批文青粉。

这个阶段的他,话不多,出镜不频繁。旺盛的表达欲,都倾泻在了纸上,或是剧本,或是专栏。

真正的转折,是黄磊带着女儿黄多多上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大家发现,结婚生子后的黄磊胖了,不帅了,但更逗了。谁能想见徐志摩有一天也画着大胡子学着买买提烤羊肉串,冷清的身子裹满了烟火气。

最难得的是,他与女儿感情真挚。第二集黄磊带着多多上山回山洞时,天黑路滑多多差点摔跤,黄磊扶住多多说了一句话:“我还要再活60年,在她上山的时候,我在后边儿举着灯。”就这一句,胜过无数集的电视剧。

于是黄磊也成了第二季里最受欢迎的爸爸,甚至一度取代了韩寒国民岳父的地位。

如果一切在这里戛然而止,倒还好。

15年跟16年,黄磊又参加了综艺《极限挑战》,迎来了一次口碑集中爆发期。因为他在节目里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猜密码抢钥匙拿金条各种智力游戏,都是实力碾压队友。黄小厨之外,黄磊又有了个称号,神算子。

一个人做饭做得太好,很少会惹人嫉妒。但一个人玩游戏玩得太好,就会遭到排挤。有几期极限挑战会让大家来投票,票数高的人会被“降级”,结果每次都是黄磊被高票投出。黄磊虽说自己不在乎输赢,但被兄弟次次背叛还是挺失落的,才会问出那句,“能力强的人就该死吗?”

孙红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淘汰黄渤毫不心软,但淘汰黄磊会不忍,“因为黄磊从小优越惯了,没被人背弃过”

另一方面,他的聪明,也让观众受到了挑战。知乎有人问了,黄磊为什么会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

同样也显得很聪明的黄渤就没有这个问题。黄渤的聪明,是野路子式的聪明,起于民间的智慧与豁达,相当接地气。而黄磊的聪明,是教科书式的标准与工整,让人觉得有距离也很有压力感。

其实在当时的情景之中,黄磊的“高傲”也算不得什么巨大的缺点。但随着他参加的真人秀越来越多,说的话越来越多,他的完美人设板就被扎上了一个又一个窟窿眼。

《极限挑战》里,黄磊特别容易固执己见,很难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比如《疯狂的石头》那一集,郭涛尽力劝说黄磊翡翠是假的

但黄磊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拂袖而去

《向往的生活》里,黄磊逮住机会就跟年轻人语重心长讲道理,却完全不给别人插嘴的余地。

搭蔬菜大棚的时候,黄磊有一套完美设想,但何炅提出了不同意见,黄磊顿时出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表情,把何炅当空气,坚持按自己的方法执行

最后还是以何炅的妥协结束

《爸爸去哪儿》花絮里,每个小孩可以带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去新西兰。开始黄磊跟多妹说想带什么就带什么

结果多妹提出的意见,一一都被黄磊否决了,黄磊一个劲儿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多妹陷入了沉默

最后还是妈妈孙莉提出了解决办法,才让多妹重新开心起来。

好为人师,这大概是黄磊的职业习惯。但在反说教反鸡汤盛行的年轻文化面前,这套完全吃不开,甚至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黄磊去上《康熙来了》的时候,小S直接就吐槽了:“黄老师你真的很爱管我们节目的流程哎。”

是黄磊变了吗,短短一年就从惹人爱到讨人嫌?黄磊坚持说他没有变,高晓松也说他除了帅这点改变了,其他的没变过。

“八百年前你采访我的时候,我也是健谈的,爱做饭的,我不是朴树那型的。”黄磊其实也早明白人设坍塌的根源。

朴树能一直维持着少年感,窦唯能一直被叫着“窦仙”,并不是他们真的“防腐”,不食人间烟火。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他们话少,曝光量少。倘若有一天,朴树跟窦唯也都上了真人秀,谈起自己的感情史心路历程,一样会有观众觉得他们变质了。

另一方面,朴树跟窦唯很少在乎别人怎么想。出了新歌,你们爱听不听,爱买不买。但黄磊不是。电影不受欢迎这事儿,他很难接受,追着喊着跟着观众后头一遍遍解释,结果适得其反。

黄磊曾说过一件事儿,1998年他刚出《边走边唱》那张专辑的时候,还是个籍籍无名的毕业生。两个电工跑来家里找他要签名,竟然还不认识他。黄磊大哭一场。

置之死地而后生。脱离了观众对他寄予过高的期望与幻想,对黄磊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黄磊拍了一部年度最烂电影,开了一家年度最贵火锅,就败光好感?

猫大盐
猫大盐
表态
  • 个喜欢

  • 个香蕉皮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