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逛 | 赶苏坡桥

2019-01-27 12:14:37

尽管青羊区的苏坡乡很早就变成了苏坡街道
但老辈子还是习惯喊苏坡桥,或者娑波桥
恐怕几百上千年的老地名
泛指西三环外光华大道口那一大片
如果在苏坡桥之前加上一个“赶”字
每个人都心领神会
范围缩小到现在的苏坡农贸市场
成都西门著名的、不可一世的场镇
三、六、九赶苏坡桥的传统
现在依然在商贩和老成都人中得以维系

第53期
苏坡桥农贸市场

在去赶苏坡桥之前,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常规的老场镇、老菜市,从进大门的那一刻,它看起来是熟悉的,但也显得很不同。

巨大的架子下面除了停着几辆面包车,没有任何生意的繁忙,甚至不知道在卖啥。架子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钩子和滑轮,地面一片堆积的油脂,每走一步都黏脚并且害怕滑倒。三四只夹着尾巴的狗在上面觅食。

白天看着有多冷清,这块区域凌晨两三点就有多热闹,上面将挂满生猪,任由做猪肉生意的小贩挑选,赶在清晨前运往全城大街小巷的摊位。苏坡农贸市场,这里也是成都的一个主要的猪肉集散市场。

这也就难怪,苏坡桥的猪肉摊位看起来要比蔬菜摊位更为庞大。其他分门别类的猪肉制品看起来也比别的市场更多和更丰富丰富,卖猪头肉的是一个专门的摊位,还有成堆的猪蹄,以及猪舌头。

买回去烟熏、做成腊肉还来得及,就算现在装香肠,也不会迟。

除了猪肉批发,苏坡桥毕竟是个老场镇。曾经的苏坡桥,和成都所有场镇一样,有老街老房子,鳞次栉比的店铺,有铁匠铺、中药铺、鞋店布店等等,逢场天远郊的贩子带着农产品自发前来。

现在,围绕着苏坡农贸市场,场镇的规模已经缩小不少,但每个月逢三六九的日子,附近的道路会准许小商小贩聚集,这当然是对传统的遵循,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相互的妥协。

冬日的晴天,除了坐在公园或河边喝茶,逛苏坡桥这类场镇、集市会是另一个打发时间的好办法。烟火气比平日显得更足,临近过年做团年饭的时间,人人都想出门置办点菜蔬鱼肉,商人货进得更多想再抓紧挣一笔钱,又会增加另一份闹腾劲儿。

路中间,同样的竹篮,里面或许装着豆干儿,或许装着柠檬……家伙简单,一个人只卖一两样东西,透露着老派。灰头土脸的折耳根和芋头,没有清洗也大受欢迎,这意味着买回去能够存放更久的时间。

蒜薹已经上市,清脆碧绿,15块钱一斤,年夜饭上必须得有的一道菜,不用想,过些时日它还会再涨几块钱。装火腿肠的店铺前,挤满了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成为一种流行。

美人椒4.5一斤,比往年便宜不少;皂角在别的地方可难得遇到;桥洞里的老面馒头只是看了红漆写就的招牌,就知道很诱人;不过卖红薯粉的摊位,现在竟然要把身份证复印件贴在上面以证明东西资格……

不过等再看到有卖红灯笼,以及篮子里土鸡公的时候,苏坡桥还是那个保留有老场镇习惯的地方,没错了。而这也意味着,年味越来越浓厚。成都每个菜市都会迎来年前的繁忙。

要过年啦!

砰砰砰
砰砰砰
表态
  • 个喜欢

  • 个香蕉皮

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