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认的网红城市,人们对成都的印象大多来自于“别人说”。 2003年,张艺谋感叹“成都,来了就不想走”,这句梗一用就是15年;后来,赵雷一首《成都》火遍全国,此时无论你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都会更牵挂这座城市。
《成都》中唱道:“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并且重复了三次,回响不绝于耳。
但是,“玉林路”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玉林中路、玉林南路、玉林北路……带着“玉林”名头的街道,多如毛细血管。于是,大多来成都打卡的人,找到了小酒馆,却到不了“那个”尽头。
玉林路的尽头是什么?
在这一片纵横交错的街区里,任何人深入于此的人,便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感受万千,或都和生活脱不开关系。
那个玉林生活广场,或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事后,赵雷在小酒馆当了几天吧员,期间他写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咬春》等歌。至于赵雷会写《成都》的原因,则是他来到那么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地方,把它当成了自己第二故乡。
故乡,是神圣的归宿。人一生,十分有幸,才能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故土,一个是心中的向往,它或是人、物、一方土地。赵雷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将成都称作第二故乡,是他“出走”之后,或是找到了“灵魂的故土”,那种与灵魂融洽相处的生活节奏。
1997年,唐蕾从重庆搬到成都。刚到成都,唐蕾想要一个自由的地方,而当时油画大师张晓刚也在琢磨着找一个和成都艺术家可以交流的场所。正好,玉林西路沿街的一家酒吧打算转让,两人一拍即合,把店盘了下来。
出道之前,张靓颖在音乐房子驻唱,从它开业第一天起。那些年,有人拿音乐房子和小酒馆作比较,因为这里有好音乐,这里也出歌手。可音乐房子文艺味没那么浓厚,它烟火气更甚。
也正因如此,晚上10点之后,玉林生活广场引领夜的精彩。
玉林路的尽头,就是成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