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成都武侯祠内,诸葛亮殿堂前正中悬挂的这幅对联,就是著名的“攻心”联。
何谓“攻心”?攻心一词最早出自于《战国策》,是指从精神或心理上瓦解对方,《孙子兵法》中也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说法。
最直截了当的理解,“攻心”即为谋略,以谋胜战,是为攻心。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是攻心,《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中计”也是攻心。
但真正说到用谋的大师,在此人面前,不论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不得不畏惧三分。
他叫贾诩,这个字念“许”,贾诩表示你们再叫我甲鱼我可要生气了。
(贾诩像)
贾诩绰号“毒士”,他用谋如鬼神,而且是纯粹的、彻底的、单纯的用计。不论对手是谁,贾诩的计谋就如同夜幕中的刺客,无形,致命,且百发百中。
但贾诩的出名度,却远比不上诸葛亮和司马懿,甚至可能都比不上郭嘉、法正、陆逊这些顶级谋士。
和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人不同,不论是诸葛家族还是司马家族,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出生就有一把金钥匙。可贾诩是彻底的没有背景,要生拉硬拽的话,他也只有和三百多年前的贾谊扯上关系——贾诩算是贾谊的后人,就是那个写了《过秦论》的贾谊。
贾诩的仕途源于“举孝廉”,就是纯靠硬实力才当上官,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高考考到了清华北大,还没有任何加分,甚至可能连自主招生都没参加的成。
但不同于现在,三国时期,像贾诩这种没有背景的人,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无疑是难上加难。
再其次,贾诩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他在《三国志》中第一次正式露面是189年,那时的他,已经四十三岁。同年,诸葛亮九岁,司马懿未满十一。
而且他出道之后的十年间,都在辅佐牛辅、李傕、郭汜、樊稠这些不入流之辈,这几个人已经不只是面生了,估计全国能读对他们名字的人,都不超过一半。但贾诩还能把这几个人给辅佐的有模有样的,也算是给自己刷了一波名声。
三国时期的各大C位,最喜欢的就是身边有一个能辅助自己的,这样才能使自己如虎添翼,而贾诩,就是那种“顶级辅助”。
贾诩在自己五十一岁这一年达到了巅峰,也终于获得了整个三国最大的C位的青睐——曹操。
公元197年,宛城,曹操征讨张绣,当时的贾诩还在张绣营中做着参谋。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贾诩有百般妙计,也奈何不了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最终张绣还是被曹操打败,投降了曹操。
当时曹操正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招贤纳士,张绣加入了曹军,又增添了这么大一股力量,曹操高兴都来不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按理来说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但时年四十三岁的曹操做出了一件令他后悔一生的事:打了胜仗的曹操想要消遣,于是便看中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
这个张济可是张绣的亲叔叔啊,那么邹夫人就是张绣的婶婶,而且这还是正史中记载的真事儿。俗话说得好,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这口气张绣是打死也咽不下去,这简直是欺人太甚!可现在自己身在曹营,该咋办呢?
(“红颜祸水”邹夫人)
贾诩只说了一个字:反。
一边,曹操正在行乐;另一边,张绣已经磨刀霍霍,领了自己那些降兵,在曹营中反曹。这便是著名的宛城之战,也可以说是曹操一生最大的败仗——甚至比赤壁之战还要惨。
这一战,曹操失去了当时魏国武力值能排第一的典韦,还失去了自己最心爱、也是最有才干的长子曹昂。曹昂的死是致命的,若是曹昂能活着,曹操死后当皇帝也就轮不到曹丕什么事儿了,那整个魏晋的历史,都可能被改写。
(为救曹操,曹昂将战马让给父亲骑,自己却不幸战死)
那之后,贾诩又是硬生生拖着张绣这么一小撮军队,和曹操扛了整整两年。直到199年,连袁绍也开始觊觎起张绣的势力,张绣最终才去投降了曹操。这回是真投降,这回不计前嫌,也不造反了。
贾诩也就顺带跟着张绣,到了曹操的帐下。
变成魏国属性的贾诩,在谋略上有这么三个成就:
官渡之战,贾诩说:“快攻。”于是曹操当机立断,一举拿下乌巢,端了袁绍老窝;
赤壁之战,贾诩说:“别去。”曹操没听,结果出事儿了;
西凉征马超、韩遂,贾诩说:“离间。”结果曾打得曹操割须弃袍的西凉军就这么不攻自破。
贾诩的计谋,简洁明了,却效率奇高,刀刀致命。
然而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在曹操那里却并没有得到像司马懿、荀彧、程昱之流的重用,贾诩在曹操手下只当着一个从四品的官,甚至远不如和他有的一拼的郭嘉。
还是那个最重要的原因:背景。
纵使曹操招贤纳士说的是有才华的你随便来,但他实际上还是得依靠那一批世家大族,司马氏、荀氏、程氏、夏侯氏都是当时响当当的大家族。在三国的大背景下,想要成点儿事,没有这些名门望族抬自己一手,真不行。魏国这样,蜀国也这样,吴国更是这样。
“大隐隐于朝”,说的便是贾诩这种人。
贾诩一生低调的可怕,他的私交很少,也完全不攀附权贵。他在待人接物上更多的是一种随和,这与当时众多智士的恃才傲物大相径庭。
当然,贾诩也有贾诩的不足,他会用谋,他也只会用谋,他不像诸葛亮,诸葛亮属于那种把技能树都点满了,可贾诩就是把所有的技能点都加在了谋略上。所以,贾诩能定国,但不能治国——这样的谋臣,最可能迎来的命运,便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贾诩自然深知这一点。
所以有人会觉得,贾诩谋略一生,实际上是为自己而谋。他的出生太过卑微,所以他只想当个官,为后代谋些福利,再为自己谋一方净土,以供长眠。
公元223年8月11日,曹丕即位第四年,因拥护曹丕称帝有功而时任太尉的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纵观整个三国,也很难找出几个年长于他的人。
他的子孙后代,则继承了他寿乡侯的爵位。
他谋到了。